赞美端午节的诗句
1、古人赞美端午节的诗句
(1)、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不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2)、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出于:苏轼《浣溪沙》
(6)、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8)、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9)、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0)、诗词朗诵会在四年1班慷慨激昂的《d旗颂》中拉开帷幕,鲜红的d旗迎风飘扬,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使命引领复兴之路的航向。《赞歌献给d》则表达了亿万人民对d的赞美与歌颂。
(11)、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1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3)、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14)、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5)、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16)、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17)、此诗24句,就内容而言,可分三层,每8句一层。第1层为首8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之关系;第2层为中8句,推测屈原塔之由来;第3层为末8句,赞美屈原浮云富贵坚守节操的高尚美德。
(1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9)、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0)、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2、赞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在作文中用的
(1)、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2)、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3)、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4)、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明·边贡《午日观竞渡》
(5)、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6)、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7)、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9)、从此词所述内容看,大约作于东坡在朝廷任职期间。上片以“入袂轻风”、“玉簪犀璧”、“一番红粉”等雅词描写宫女的精心打扮,如此装扮,简直美若天仙。古语云:“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一》)女人为喜欢自己的男人精心打扮自然是天经地义之事,可眼前这位美人已经失宠了。所以,她又很快意识到“一番红粉为谁新”的万般苦恼之事。下片径写苦恼之况:团扇只能题写往事,新丝难系旧人,饮酒毫无滋味。团扇,也叫“宫扇”、“纨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称。东坡此词,以端午节这个特殊节日,借助于一位宫女不幸失宠的典型之例,反映了众多宫女普遍不幸的悲凄命运,富有现实主义意义,与唐代白居易等诗人反映宫女遭遇的诸多杰作别具其曲同工之妙。
(10)、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出于:李隆基《端午》
(11)、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2)、画船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人?胡仲弓《端午》
(13)、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____陆游《乙卯重五诗》
(14)、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5)、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唐·殷尧藩《端午日》
(16)、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7)、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18)、此词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19)、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3、赞美端午节的诗句三年级
(1)、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2)、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3)、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4)、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5)、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6)、佳节怀人,注重情感。对于一个“独在异乡为异客”漂泊甚久之人来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定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重情重义的东坡来说,更是如此。周所周知,东坡与胞弟苏辙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平时的书信往来频繁、诗词酬唱不断。由东坡《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五言古诗,我们可窥兄弟情深一斑。诗云:
(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午日处州禁竞渡》
(8)、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9)、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在四年4班的同学们铿锵有力的诠释中倍显时代力量。在建d百年之际,同学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表达了《沁园春·雪》字里行间的浩然正气,展现了毛泽东诗词的永恒魅力。
(12)、夜深了,叼起一支香烟深深长思,回忆起往事,心中那一刻相思由衷而来,过两天又是端午节了,晚风中那粽叶的清香味佛面而来。去年的端午,年迈的母亲还能用拙劣手包起不是很紧的粽子,尽管吃起来是软软的,但吃的很香,很甜。心中很温暖,可这已成了一段永恒的记忆了。
(1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4)、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下片抒情,整首词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借端午节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15)、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16)、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7)、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18)、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19)、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20)、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4、赞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出于:张耒《端午》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出于:秦观《端午》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4)、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同学们更生动地了解了端午节的来源,感受到了传统节日与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更加激励自己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经典的学习阅读,增强了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5)、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7)、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0)、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
(11)、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出于:文天祥《端午感兴》
(1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5)、此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16)、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出于:贝琼《已酉端午》
(1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出于: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8)、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1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年5班同学们带来的原创作品《七月颂d恩》,这首诗充满着对传统文化、美德的追求与向往,也充满着对美好新时代的憧憬。《可爱的中国》在同学们饱含深情的朗诵中,回忆了我d所走过的峥嵘岁月、赞美了我d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抒发了对d、对祖国的无限赞美和满腔热爱。
(20)、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5、赞美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1)、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红粉为谁新。
(2)、以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午日观竞渡》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宋·陆游《乙卯重五诗》
(7)、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
(8)、此诗末尾8句,作者再次表达了对屈原高洁人格的高度赞美之情:名声的无穷与富贵的短暂,唯有像屈原这样的大夫才能明白真正的选择,才能做到“持死节”而誓志不渝。“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四句,诗人撇开屈原塔究竟是谁建造的疑惑不解的问题,充分肯定这样一个无可动摇的铁的事实,即:不管是谁建造此塔,都充分说明屈原精神的伟大与人格魅力的不朽!末句“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十字,如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屈原赴死爱国的至高无上之气节的无限景仰之情。全诗由纪念屈原传统风俗写起,继而对屈原塔建造者的猜测,终了对屈原赴国死节伟大精神的高度概括与赞美,层层叙写,步步加深,使屈原形象逐步高大完美起来,令读者由此而产生共鸣。
(9)、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刘禹锡《竞渡曲》
(10)、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11)、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12)、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1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14)、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
(15)、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16)、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17)、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8)、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9)、——唐朝李隆基的《端午武成殿宴群官》。释义:端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
(20)、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____殷尧藩《同州端午》
(2)、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3)、此词写的闺中女子,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享用粽子后,未出阁的姑娘,在家休息,梦醒后想出外踏青而去。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情思。
(4)、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5)、每年端午人们对屈原尽管百般歌颂、祭祀,但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小诗言近意远,提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7)、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宋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9)、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10)、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1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2)、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5)、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7)、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18)、端午节是历史悠久、播布广泛的民俗大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既有特定的饮食、娱乐、祭祀、社会交往活动,还有诸多避邪驱毒的活动。“端午,门插蒲艾,户粘桃符,并制角黍、酵饼为食,且以雄黄和酒分饮家人,谓可辟邪。而茧虎、香囊竞奇炫巧,尤属闺闱韵事。城关一带,好事者更以钟馗偶像架诸肩,团团旋转于市衢,金鼓随之,旁人亦燃放爆竹,掷五色小纸块纷飞空中以助兴。”这段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歙县志》的文献记载,反映了端午节习俗的多样性。
(19)、幸福已经和我隔了一整个世纪,是我永远都触碰不到的遥远。
(20)、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1)、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2)、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4)、《浣溪沙》是东坡爱用的一个词牌,其词集中多见。本文仅东坡咏“端午”之词,就两见。此词作于绍圣二年(1095)端午节前一天,即五月四日。此时的东坡,经过千里跋涉,贬谪惠州才半年多点时间。诗人身边只有侍妾王朝云与两个小儿子。东坡寓惠后,深受地方官员与百姓的礼遇,还有好多友从外地赶来看望,于是他在这里度过了流放生涯中颇为难得的两年多的安稳生活。尤其令东坡至为感激的是,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爱妾朝云一直追随和陪伴着他。朝云不仅是其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精神上的知音。他们相依为命,学佛参禅,甚为默契,虽苦犹乐。因此,当端午节来临之际,重情之东坡自然首先想到了爱妾。他想填一首词,以其表达对朝云的喜爱与敬重之意。
(5)、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