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关于道德的名言或诗句134句

关于道德的名言和意思

1、关于道德的名人名言短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3)、道德对人的约束,要根据他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阳光照耀各地情况不同,于是产生了我们赞叹不止的四季。同样,道德也使社会义务与每人的等级地位相吻合。士兵犯的小过失,如果出在将军身上,就是重大罪行。反之亦然。一个收获庄稼的农家姑娘,一个日赚十五个苏发女工,一个零售小商人的女儿,一个年轻的布尔乔亚女子,一个富商大户人家的女孩,一个贵族之家的年轻女继承人,一个德埃斯特家族的女儿,要遵守的戒律是各不相同的。——巴尔扎克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翻译: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5)、(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6)、木料打上墨线就能取直,人学习了解法律做事会更加谨慎小心

(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8)、第道德价值。这是指那些为他人和社会造福的行为或品性。

(9)、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

(10)、最有名的童蒙读本《三字经》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何理解“性本善”? 

(11)、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的到表现。——黑格尔

(12)、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

(13)、不应嫉妒天才人物,就像不应该嫉妒太阳一样。 ————尤里·邦达列夫

(14)、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16)、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17)、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18)、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

(19)、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普卢塔克

(20)、期待同学们在下方留言“每日打卡”,让我看到你们的坚持!同学们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哦~

2、关于道德的名言或诗句

(1)、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

(2)、(初中政治)统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精编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七上教材答案|部编人教版七上《道德与法治》教材活动题答案和知识点

(5)、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意思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P70阅读感悟)

(7)、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8)、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9)、第好日子包含了非道德价值。非道德价值就是那些不用或无法用善恶来评价的价值。

(10)、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1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12)、(解读)出自《礼记·月令》,意思是:季夏六月……雏鹰就要开始学习飞行搏击……

(13)、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14)、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5)、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美国)罗斯福

(16)、每天都反省自己,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

(17)、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8)、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19)、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远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但丁

(20)、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宋·梅尧臣光:光亮。刚:刚强。魄:月之光。比喻要保全坚贞刚直的气节。——梅尧臣

3、关于道德的名言的名言

(1)、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2)、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3)、(这点我确实深有体会,有时候不知道文言文的中文意思很难受,有强迫症)

(4)、做题小技巧:下面的谚语都注重两个字“精神”,和精神有关的,就选它

(5)、如何走出角色责任的灰色地带,不是本文的任务,但可以提及的有两点:

(6)、全句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意思是: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稳,也要让别人站稳,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

(9)、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裴斯泰洛齐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11)、堂主解说:同样,有没有想过什么是躬行?对应的特点是什么?

(12)、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63探究与分享)

(13)、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14)、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芥川龙之介

(15)、即使不考虑道德因素,不诚实的广告也被证实无利可图。李奥贝纳

(16)、执行法制坚决,国家可由弱变强;执行法制不坚决,国家会由强变弱。这表现了韩非的法家思想,其重法思想有可借鉴之处

(1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8)、(解读)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学习就像逆水行舟一样,要不断进取,不努力就会后退;心就像是马在平原上奔跑,如果不留意马跑了就追之不及。

(19)、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名言警句的部分文稿

(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4、关于道德的名言有哪些

(1)、(解读)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务正》。意思是:发挥人才的特长,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失败;不挑剔人才的短处,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废弃的人才了。

(2)、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周扬

(3)、6) 不以⽂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5)、“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故有父子、夫妇、兄弟相亲、相爱、相收、相恤者,不以利害患难而变易者,人之所乐也。

(6)、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d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老宣

(7)、(解读)秀:出众,突出;摧:摧残。高出森林的大树总是要被大风先吹倒。比喻才能或品行出众的人,容易受到嫉妒、指责。出自三国时魏国文学家·李康的《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李康所作的《运命论》旨在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个人出处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可是志士仁人"蹈之而弗悔",目的是为了"遂志而成名"。不想这话今天竟成了中国人古来已是嫉妒成性的证据。

(8)、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1)、名校密卷|部编版道德与法治7-9年级上期期末测试卷,期末复习必备!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苏霍姆林斯基

(13)、真诚的爱情,并不等于娓娓动听的甜言蜜语,慷慨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尚、美丽、纯真的感情,应当以忠实诚恳取代虚伪欺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明取代轻率行动。——黄少平

(1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15)、以裴多菲的诗为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为什么这么重要,以至于为了它要舍弃生命和爱情?这不是说在价值排序中,自由作为一种具体的价值要高于生命和爱情。事实上,在课堂讨论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也就是命要紧。那么,是裴多菲错了吗?非也。我们只要把自由理解为前道德价值就能理解裴多菲的选择了。因为,没有自由的活着,只能如奴隶般缺乏尊严,算不上真正地活着,而没有自由的爱情,只有被囚禁的心灵,也谈不上真正的爱情。如果自由使生命成其为生命,使爱情成其为爱情,那么,争得自由,才有可能挣来一切。

(16)、我认为,与制度结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仅要同制度和道德并存,而且还须臾缺不了它们。——伯克

(17)、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19)、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____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20)、(解读)出处 孙中山 建国方略之三 《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民权初步,孙中山为了要实现民权主义,特别重视议事法则。是《建国方略》三书之一。

5、关于道德的名言名句及意思

(1)、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释义:国与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3)、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4)、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5)、研友对这些名言谚语不理解其意思,堂主整理出白话文意思,方便你们日常查询

(6)、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爱默生

(7)、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裴斯泰洛齐

(8)、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9)、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巴尔扎克

(10)、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

(1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道德不是永恒的真理,它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而改变,个新的社会环境意味着道德观念的根本改变。——(美国)李普曼

(13)、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14)、人是社会的存在,只有在具体而丰富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真正展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确证自己的价值,体会生活的意义,这就需要具有利他指向的品性与行为。可见,道德价值既是好生活的保障性条件,又是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它如此重要,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好生活。

(15)、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称慎子。中国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今属河北省)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史记》说他有《十二论》,《汉书·艺文志》的法家类著录了《慎子》四十二篇。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

(1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17)、(解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淮南子·氾论训》。常:准则。本:根本。经:准则。上:极至。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18)、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19)、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庄子

(20)、北宋初期,教化不兴,风俗偷薄,当时的科举制度崇尚声律浮华,以诗赋取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苟趋禄利"、轻"教化"、重"取土"的风气,且各地又没有建立学校。为了培养真正合格的致治之才,胡瑗认为必须建立"敦尚行实"的学校,这种"立学教人"的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1)、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课本P31探究与分享)

(3)、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不能充分发挥

(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

(5)、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6)、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绝不会再走第二回。——欧文

(7)、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8)、《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9)、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同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罗斯金

(10)、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才是不朽的涅克拉索夫

(11)、做题小技巧:看见“仁”“人”“互爱”等字眼,立刻选它

(12)、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13)、  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了后世许多忧国忧民之士自励的名言,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相近,在九下名言警句的讲解中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

(14)、释义: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

(15)、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16)、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17)、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德国)布莱希特

(18)、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19)、(解读)出自《韩非子·有度》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没有一直强的国家,没有一直弱的国家,严格执行法度的就会成为强国,反之就是弱国。法律是一个国家内部规范,必须严格执行,不容亵渎。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

(4)、“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P2序言)

(5)、第现代社会的人类行为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社会里,行为的动机与行为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道德讲动机,法律讲过错。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行为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为的长期的和整体的后果难以预料,动机和结果发生了分离。于是,为了预防对社会的毁灭性后果的发生,道德开始推崇明智谨慎的德性,法律开始讲无过错责任。预测技术和程序正义变得比善良意志更重要。

(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7)、无论你出身高贵或是低贱,都无关宏旨。但你必须有做人之道。——歌德

(8)、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9)、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10)、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可是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配的神明。——莎士比亚

(11)、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12)、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13)、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1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