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老子的名句大全131句

老子的名言名句短句

1、老子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译文:一切要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情形都不能长久,何况人的那点力量。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得到道;从事于德的人得到德;从事不道不德的人,得到不道不德。得到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得到非道非德的人,非道非德也乐于得到他。为人诚信不足,自然就不被人信任。——老子《道德经》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文化)中国对联故事,妙趣横生的文化瑰宝!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9)、注: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1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1)、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14)、《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16)、注: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17)、老子名言: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老子的名句大全

(1)、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宠辱若惊,…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6)、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老子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9)、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老子名言: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1)、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官令尹喜站在关门望见远处有紫色的祥云从东边徐徐飘来,便知道有圣人过关,

(12)、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1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7)、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人生是不可逆转的,世间万物都是向前发展的,不能一味的固执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18)、老子名言: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9)、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0)、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老子》名言100句

(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3)、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5)、老子名言: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8)、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0)、天地的大道是对人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它只会庇佑那些行善正道、顺应天时的大德之人

(1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14)、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老子名言: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7)、老子名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复,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老子》的名言名句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经典语录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飞驰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7)、圣人在天下,翕翕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2)、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4)、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6)、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17)、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8)、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5、老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5)、  感悟:这里所列出的三“宝”其实是接近“道”的方法和途径。

(6)、  译文: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如果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7)、老子名言: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8)、“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1)、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12)、大意:真正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样,因为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这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当我们也能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话,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1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5)、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7)、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2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1)、注: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2)、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名言大全集锦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4)、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5)、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7)、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8)、老子名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9)、“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中国乃战争之国,伏尸千里,流血成河,成为每一朝代兴起、每一次接班人之争的必然。中国人几千年悟不出如何使政权平稳过渡的办法,这是我们的智力的缺陷。

(1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1)、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2)、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

(13)、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7)、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的相关文章。

(18)、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  感悟: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遵循自然规律,心存轻忽。如果做事情都能有始有终,坚持不懈,那就不会失败了。

(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生养了万物,但不居为己有;做了事情,但不恃功自傲;大功告成,但不坐享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功成身退,是中国人的保身之道。说明人治社会是多么的凶险和莫测。

(5)、古训:格局越大,越不纠缠;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6)、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9)、书是生命之源,可让你少一些粗俗,多一些高雅。

(1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老子名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