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苏轼经典诗词名句66句

苏轼的诗词名句赏析

1、苏轼古诗名句

(1)、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

(2)、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黄雪琴/吕即来||警前辙(长篇小说连载之二)

(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苏轼:行香子苏轼:哨遍苏轼:水龙吟苏轼的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9)、黄雪琴/吕即来||警前辙(长篇小说连载之三)

(10)、酒价便宜,反而常常忧愁客少,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11)、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12)、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苏轼

(13)、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14)、和刘禹锡一样,苏轼也历经贬谪,在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心境中度过人生的大半光阴。不过写作此诗的嘉祐四年(1059),苏轼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士,两年前刚以21岁的年龄成为进士。本年冬苏轼侍父入京,途经忠州南宾县(今四川丰都),看到这个与屈原毫无关系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惊异之余便写下了上面这首五言古诗。诗分三段:前八句写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

(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6)、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17)、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

(18)、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19)、徐辉||突破思想家的瓶颈,做一个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教师

(20)、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2、苏轼经典诗词名句

(1)、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2)、(原诗)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曲》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7)、我将把那雕弓的弓弦拉得像一轮满月,朝着西北方向,射杀那凶恶的天狼——骚扰宋边境的西夏政权。表明了作者要为保卫国家杀敌立功的决心。

(8)、(出处)苏轼《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苏轼《望海楼远景五绝》

(11)、张锐敏||多次“被退稿”后的坚持才叫真坚持

(12)、诗句翻译:虽然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去,但天底下的芳草却是到处都有。常用以比喻虽然旧爱失去了,但也不必太悲观,世上处处仍可觅得友爱之情。

(13)、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14)、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5)、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16)、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苏轼

(1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须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8)、(鉴赏)只有多情的流水,伴着我悠闲的行走。“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这句词,意境高妙,十分动人。就整首词读来,别有一股惆怅迷惘的意味。

(19)、投稿:120156131@qq.com,注明“原创” 商务合作QQ120156131

(20)、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苏轼的诗句的名句

(1)、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2)、(鉴赏)人生在世,会遭遇到各种悲、欢、离、合,就好象天上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事是自古以来就不曾圆满周全的。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洞察人生活的洒脱情怀,也是作者对人生感到无奈的一种自我解嘲。这三句词通常用来感叹人生的无奈,与世事无常。人生在世,总难免会碰到不如意,或令人遗憾的际遇,既然知道没有绝对圆满的人生存在,又何必太过执著呢?

(3)、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行香子》

(4)、(原诗)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5)、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6)、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登表海亭》

(7)、一年当中最美好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犹绿的时节。比喻人生一世最美好的是青春年少时期,应当有所作为。

(8)、人微言轻。——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

(9)、终日闷头写作,笔头磨掉了,笔杆堆积起来有如山高,这也不值得称道;只有多多读书,才能悟得个中的窍门。两句诗说明多读才能善写。

(10)、(出处)宋·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

(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12)、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1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4)、(出处)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5)、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6)、诗句翻译:人生在世,有着悲欢离合,月亮也会有着阴晴圆缺。从古至今,世界上就没有完满的事情。

(17)、    这两句是特别富有哲理和禅意的两句诗。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当你真正得到了,当你真正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时,有时又会觉得比较怅然,被人吹嘘的什么琼楼玉宇、天花乱坠的地方也不过如此罢了。这就大概是人们所说的心理落差吧!难怪过去老人们常常念叨:看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安生!如今细品,颇有道理。就像我的老家正定1400多年来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道、府、郡所在地,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称,仅城内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就有8处,如今又修复了南城门和阳和楼,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电视画面更是显得美轮美奂。但对于我们常年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来说,这是我们生活的日常呀!柴米油盐没什么特别的呀!难怪常有人调侃“旅游就是在一地生活厌倦的人到另一个被人生活厌倦的地方折腾”,有时琢磨一下不无道理。“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的烟雨也就是烟雨,钱塘江的大潮也不就是卷起千层雪的惊涛拍岸吗?这里的“庐山烟雨浙江潮”也不仅仅是前后对应的那么一种重复。就像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时不禁茫然:当初希望的冲动有多大,心中现实的执念落差就多深!只有深刻了解苏东坡的人生轨迹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到苏东坡那种看破宦海沉浮、豁达人生感悟的精神世界。什么票子、位子、房子都头来不都是一把火统统烧掉,只有那一丛低矮的墓穴才是自己永远的安身之所。因此,苏轼被贬儋州时,那是带着棺材登上海南岛的,落寞之情无以言表。也只有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也才能看透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禅意,从内心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我境界。

(18)、“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镜头转到室外。开句用设问的方式,强调无有同玩、同坐的生活空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东坡《赤壁赋》),遗憾的只能陪伴着“我”。整个上片人格化、自然化和谐统突现了东坡那种身心幽闲、旷然天真、潇洒自然,与大自然为伍的绰绰风姿。“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不仅富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的神韵,而且为下片的“吾与子之所共适”风月的意境作了对衬性的铺垫。

(1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4、苏轼诗词名句大全

(1)、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2)、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3)、长江滚滚东流,大浪淘沙,也卷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几句词写得气势雄壮。

(4)、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

(5)、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6)、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