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爱国情怀的古诗5首
1、有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的灵魂和脊梁,让我们将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 诗人将这首诗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诗的第一句点出临安城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的特征,第二句用反问语气点出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
(6)、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7)、今天和大家分享5首关于爱国的诗词,这是中华儿女都应该去了解的。看看哪一首震撼到了你?
(8)、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9)、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12)、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被俘后,随船押解前往,经过零丁洋(现中山县南)时,写下这首诗的。诗的二句,写诗人的身世。三四句写国家漂浮不定,危在旦夕。五六句写诗人回忆兵败后,在惶恐滩头一带撤退的不安心情和押解过零丁洋时得知妻子被俘,母亲死于军中,深感孤单的情绪。收尾两句,写诗人并没有悲观,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唤起了多少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祖国献身的爱国精神!
(13)、全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句诗语言朴实敦厚,却具有统领全篇、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让整首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14)、译文: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15)、 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16)、作者在诗中热忱地歌颂石灰经受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及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心甘情愿地承受一切磨难,“要留清白在人间”造福人类的精神和品格。自寓要像石灰那样“清白”,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寄托了诗人真诚的情感和远大抱负。
(17)、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8)、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9)、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有关爱国情怀的古诗词名句
(1)、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4)、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5)、译文:在大海的寒波中,我同倭寇周旋已有十年之久;我站在这里,遥望着京城宫阙。我的心血如同洒在千山万岭上的浓霜,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6)、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卜算子.咏梅》
(8)、?赏析:愿将此身报效国家,又何须活着回来呢?这是多少军民的泣血之语,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视死如归,才有了后来的胜利。
(9)、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只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10)、
(11)、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12)、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13)、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15)、
(1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 陆游(1125~1210),宋代爱国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词、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
(19)、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唐·李白《太原早秋》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王昌龄《出塞》
3、关于爱国情怀的古诗有哪些?
(1)、 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对石灰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4) 全诗语言简谱。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却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3)、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4)、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收复河山的无奈与无力,只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盼望着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今古”的道理。
(5)、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7)、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9)、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11)、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杨继盛《就义诗》
(12)、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13)、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5)、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16)、
(17)、孙中山(1866—1926)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他领导辛亥革命,推郇了清王朝,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同盟会成员刘道1906年参加萍江,浏阳等地武装起义,被清政府逮捕,翌年英勇就义。孙得知后,写了《挽刘道一》诗,沉痛挽英雄:
(18)、亲爱的文友,请在本文末尾跟帖,留下您的作品,我们会定期整理刊发的哦。如果您希望刊发个人专辑,请私信回复“投稿”,无限精彩等你来!
(19)、(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有关爱国情怀的诗有哪些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天时对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4)、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5)、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春秋·《诗经·邶风》
(7)、“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大风歌》
(8)、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9)、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0)、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11)、(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3)、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4)、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5)、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三月。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
(1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17)、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18)、译文:病体羸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身一人远离京城,客居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人)要死后才能盖棺定论的。天地神灵佑护国家社稷,北方父老都在企盼着君主(出征)。《出师表》传世之作,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在挑灯细细品读。
(19)、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词存三首。
(20)、译文:我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以微薄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像被风吹散的飘絮一样支离破碎,我的身世像雨中被雨打的浮萍一样时起时沉。
5、有关爱国情怀的古诗5首诗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2)、?《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有诗圣之称,一生忧国爱民。他的《春望》诗这样写道:
(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定上杀场,为国效力。
(6)、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8)、(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9)、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赏析:岳飞在国家危亡之际,力挽狂澜,成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70年,弹指一挥间,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是山河无恙,国富兵强。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10)、常言道:“有国方有家,国泰民自安。”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家国情怀。在浩瀚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抒发家国情的诗词名篇。它歌颂了保家卫国的英雄精神,唤起了一代代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献身的爱国热情,令人敬佩,值得永久缅怀。
(11)、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12)、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
(15)、诗的五六句寄托了诗人殷切的期望:当时宋朝政治腐败,君主昏庸,老百姓处于外族蹂躏的水深火热之中,诗人企盼着天地神灵能护佑国家,企盼着皇帝能御驾亲征,收复中原,可事实上这些只是枉然。
(16)、注: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下片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1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18)、译文:多少天,一直在北海随风飘流,如今绕道渡过扬子江头。我的心就像那指南针,不指着南方就不肯罢休。
(19)、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宋高宗时通过礼部考试,但被秦桧除名。
(20)、?《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不让胡马越过阴山。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4)、这首悼念诗,开头点出烈士革命地区的重要地位,由于他的牺牲,革命计划付之东流。遗留下来的事业十分艰巨,像刘那样英勇的人不可多得。诗的五六两句,环视局势,时事艰难,寄寓作者强烈的爱和恨:对清朝腐败统治和外国列强的恨,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诗的格调慷慨悲壮,气势高昂,显示出革命家作品特有的感染力。
(5)、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6)、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7)、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8)、诗人辅佐楚怀王内修政治,外抗强秦,遭到反动贵族集团的攻击和污陷,被流放到沅水流域。因伤国事,发愤创作《离骚》.《九歌》等爱国诗文,后知国都失守,抱石投汨罗江自沉,是身为报国死的英雄。《国殇》诗是《九歌》中的一篇。全诗以‘直赋其事“的手法,通过热烈的礼赞,悲壮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刚强勇武,至死不屈,以身殉国的爱国英雄形象。也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具有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的感染力,令人肃然起敬。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楚·屈原《离骚》
(10)、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11)、(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2)、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
(1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16)、温故知新,我国已进入繁荣富强的新时代,但国外敌对势力忘我之心不死。因此,我们应居安思危,学习爱国先烈精神,时刻准备着与来犯之敌英勇战斗,确保祖国和人民的安全。
(17)、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18)、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9)、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20)、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戚继光《望阙台》
(1)、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3)、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
(4)、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5)、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6)、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7)、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0)、◐◑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提升训练题,附优秀范文!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赏析:陆游至死不忘恢复中原,他以激昂热切的笔调,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诗人爱国报国之情。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1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赏析: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13)、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14)、译文:弓背如彩霞明亮,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秋风跨上战马奔驰出咸阳。不收复湟一带失地,我誓不回头眺望故乡。
(15)、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16)、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8)、这五首是陆游爱国诗的典型代表,其中《示儿》为陆游的绝笔。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2)、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唐·杜甫《蜀相》
(4)、(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