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精选儒家关于和谐的名言有哪些137句

儒家关于和谐的名言

1、儒家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法家。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法家相信,如果坚守法制,哪怕是平庸普通的人也能成功地进行管理;但若抛开法制,才能超卓的人也必然会面临失败。法家还看到,“徒法不足以自行”,仅有管理制度,没有强力、灵活的推行措施,也不行。所以,管理权威和管理技巧也是必须的。法家将管理权威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前者指管理者在既成条件下(如受委任)所获得的权威,后者指管理者利用各种资源自行创造的权威。法家尤其注重充分利用和强化“自然之势”,主动创设“人为之势”,并以此为后盾,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法家通常较少理会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准则,往往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嫌,但其管理技巧却比其他各家都要丰富。在组织机构的建立、职位的设置、人员的选拔、授权、监督、考查等方面,法家提供了中国古代管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极佳范例。(历史上,法家代表人物大多有丰富的执政和管理经验。虽然这些人物所获毁誉各异,但法家理论却从未被遗忘过。)即便在今天,我们也仍能从中不断寻求启示。

(4)、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

(5)、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6)、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7)、大意: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过去,人们往往以“缺德”来作为对人最贬恶的评价。伴随着社会、意识和观念的日益更新,富裕的日益亲近和贫穷的渐行渐远,评价体系也早已作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弦更张,并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和统一。所以,该题目之近的话题也懒得提起了,只有那些不开化者有时还念念不忘。这不,之前既然有了德之系--温良恭俭让和和德之续--仁义礼智信,在此基础上就再来个三:德之扬--忠孝廉耻勇,就此了结此德篇。

(10)、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1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2)、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3)、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4)、有时候学历很高不一定把自己沉得下来做事情。

(15)、●是否能对粗鲁者保持耐心,这是检验良好礼貌的标准----(所罗门伊本加比洛夫)

(16)、(摘要)国民政治儒学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形态,它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现代转型的时代产物。中国社会可以分为三大历史形态,其间有两次社会大转型:王权时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皇权时代→第二次社会大转型→民权时代。这是由于生活方式的历史转换所致:宗族生活方式→家族生活方式→市民生活方式。与之相应,儒家政治哲学也有三大历史形态:王国政治儒学→帝国政治儒学→国民政治儒学。国民政治儒学的基本内涵是:国民所有;国民所治;国民所享。

(1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8)、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蔷薇园》

(19)、道家。道家非常注重对管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道法自然”,即管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一切要顺应自然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在管理方式上,道家认为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责时,不应勉强作为,不可越权行事,而须因势利导,营造一个放权下属的宽松氛围。表面看来,管理者似乎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必做,但自己的组织却被整饬得井井有条。道家同时也创建了一整套管理艺术,如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以曲求全、藏而不露、知足常乐等。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理论中的倡导的“自动化管理”、“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化管理”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同样致力于避免干预、提倡自由、鼓励下属发挥创造性与积极性。从道家的管理模式或管理风格中,可以看出对科学管理的崇尚、对个人创造能力的尊重及对管理绩效的追求。道家管理艺术中,如“见微知著”、“欲取先予”等,更是经常被企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

(20)、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2、儒家关于和谐的名言有哪些

(1)、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3)、和谐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原本就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4)、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6)、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英)培根

(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春秋)子夏

(8)、每一笔生意必须挣钱,免费不是一个好策略,它付出的代价会非常大。

(9)、道歉应有事实依据。认错不宜夸张,适实适事,尤其是当客人也有责任时不应大包大揽错误,否则会给饭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0)、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1)、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12)、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13)、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14)、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15)、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英)斯宾塞礼仪佳句常用十四字礼貌用语

(16)、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7)、大意: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18)、         下午14:30-17:00

(19)、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20)、您能用一句话概括您认为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吗?今天阿里巴巴的员工我们要求诚信,学习能力,乐观精神,和拥抱变化的态度!

3、儒家 和谐

(1)、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恒”是“永久、持久”的意思。爱护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爱护;尊重别人的人,也会一直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4)、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打地基,我们要盖什么样的楼,图纸没有公布过,但有些人已经在评论我们的房子怎么不好。有些公司的房子很好看,但地基不稳,一有大风就倒了。

(5)、      刘兰丽(18119447698)

(6)、何谓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

(7)、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8)、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9)、《城市致命危险中的生存法则》:守护生命的安全指南

(10)、善事父母为孝,百善孝为先。故圣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11)、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12)、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3)、          下午14:30-17:00

(14)、人有礼法就像水有堤坝,水有了堤坝就不会泛滥成灾,人有了礼法就不会产生恶事。

(1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 译文: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7)、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

(18)、(摘要)“礼乐教化”,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政治、文化与教育制度。《乐记》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礼乐教化”学说,也揭示以“乐教”为表现形态的中国美育的主要特征。儒家“礼乐教化”植根于“天人合一”观念,以“中和”为政治、道德、审美观念的核心,其实质是“德音”之教。既重视礼与乐在性质、功能上的区别,又注重两者的相辅相成、交融统从而使美育既承担了重要的政治、伦理教化责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重要地位。儒家讲“礼乐教化”,以“成人”为重心,礼乐互补互济、内外交养,追求人生修养的德性之美与仪容规范之美的和谐统一。儒家认为,礼乐不仅能够通过教化人心达到社会的和谐,而且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天地自然的整体和谐,达到天人相通的自由的审美境界。

(19)、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4、儒家关于和谐的名言警句

(1)、您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一定还是我的老师。——mao

(2)、                          晚上19:00-21:00

(3)、儒家。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字面意思是对人际关系及身心和谐的关注,用现代语言说,儒家管理是基于人性的管理。相应地,管理手段是“为政以德”,即使在施行法律的时候也不忘道德教化的结合使用,始终强调人性关怀、伦理亲情的感化、劝谕功能,强调“诚”、“信”、“忠”、“恕”等品质的培养、塑造。儒家管理的推行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从自我管理开始,再到家庭管理、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这几个过程的关系既体现为逐层演进又表现在彼此的相互渗透印证中。总起来说,儒家管理是强调自我责任、注重和谐、注重整体利益的管理。近几十年,日本是运用儒家智慧最成功的例子。被称为“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著有《论语讲义》,解释儒家管理思想,并亲自向企业员工讲授,以此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日本,非常多的企业家自觉学习儒家经典,并力求化为己用。实际上,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人思想、行为、性情的主线,无论其优劣,他总是在以各种形式或隐或显地塑造、影响着中国的发展。

(4)、真正的礼貌来自真诚——塞缪尔·斯迈尔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

(5)、      赖玉如(13369437833)

(6)、内容:父母说什么?孩子更能听得到;亲人、同事间如何沟通会更加流畅自如?---欢迎走进《非暴力沟通》读书会,文明沟通从我做起!

(7)、在自己工作中不慎出错、失言或考虑不周时,应诚恳致歉,不应欺瞒躲闪。

(8)、●社交的起因在于人们生活的单调和空虚。社交的需要驱使他们来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许多令人厌憎的品行又驱使他们分开。终于,他们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适当距离,那就是礼貌----(叔本华)

(9)、温良恭俭让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

(10)、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1)、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2)、大意: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4)、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6)、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英)

(17)、内容:经典诵读、亲子活动、教练父母、观念、规画、观影、慈孝家园联谊活动等。

(18)、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关于礼仪的美文句子名言“不学礼,无以立。”

(19)、      许亚芹(18919315886)

(20)、赤诚无私 尽心竭力于职责为忠也。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无忠则凶,专一之忠为小忠,无逆之忠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于道。对社会、国家、事业不存懈怠,不玩忽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要忠诚、忠实厚道,坚贞耿直,竭忠尽心,做忠良之人。

5、儒家关于社会和谐的经典名句

(1)、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2)、当客人暂离开您服务的地方,可以说“再见”、“慢走”、“呆会儿见”、“明天见”、“欢迎随时光顾”等。

(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5)、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7)、          每周晚上19:30-22:00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0)、(摘要)自从孔子以来,君子小人之辨一直是儒家的核心论题。从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到陈确的“使小人渐变为君子”,体现了儒家对小人的理解的加深和处理方法的改进。王夫之作为陈确的同辈,虽然没有像陈确那样明确地要化小人为君子,但是也倡导要满足小人的适当欲望、给小人以应得的位置,而不是简单的排斥。

(11)、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12)、当客人表示赞美和夸奖时,作为员工应酌情礼貌回答“谢谢”、“您过奖了”、“我很高兴您喜欢我们饭店”、“谢谢,很乐意为您服务”等。

(1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14)、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15)、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会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16)、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7)、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8)、●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

(19)、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管子·心术下》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大意: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大学》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又要求读书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是主张以修身为本,由内圣而外王,最终实现以德治国。在儒家看来,正人先要正己;君子“修己”,近可以“安人”,远可以“安百姓”,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政治家。古典儒家提倡的正是通过提升国民道德品质与文明素养来治国的理念。这要求统治者怀着爱民如子的感情,采取惠民、安民、富民、恤民的政策和措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他们能够安稳生活。许多儒家学者都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先后提出民贵君轻、民本君末等君臣关系理论,虽然目的大都是为了“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但客观上对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状况、发展社会生产也有积极作用。

(3)、观剧前最好不食大葱、大蒜等异味较浓的食品。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5)、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6)、(摘要)董仲舒发挥孔子,仁者寿‛的思想,提出道德养生学,努力再建天道与性命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试图弥合孔子之后儒家天命观中‚“德”、“福”不一致的理论沟壑。但若细加考察,便可发现这一重构尝试存在诸多问题,总体而言并不成功,从而为儒家天命观的分化留下发展空间。

(7)、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8)、廉,廉洁、清廉、廉正、廉明。不说也知道,这廉具有特重要的总结意义、现实意义和极深远的历史意义。洁身自好、不苟且不贪腐,早已成为人们向往的理想。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汝廉乎?

(9)、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10)、尊重别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11)、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12)、生活最重要的是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13)、(金句)仁义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尊敬,对他人的关爱。

(14)、     魏娇  (18993131978)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6)、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7)、(摘要)“对越在天”出自《诗经·周颂·清庙》,郑玄等人主张“对,配也;越,于也”,北宋曹粹中等人则认为“对,答也;越,扬也”。“对越”一词很古奥,在先秦仅在《诗经》出现过,在东汉班固有“对越天地”一语,此后在魏晋隋唐有“对越两仪”、“对越天休”、“对越乾元”、“对越三才”等词语出现。到了宋明时期,在理学家的影响下,“对越上帝”、“对越神明”等“对越”词组广泛流行。在理学家的诠释下,“对越”成为儒门精神修养的重要工夫,同时也赋予了“对越”一种新的思想意义。与主流注解中《诗经》意义有着较大不同,“对越”在理学中更多地有“面对”、“对接”、“通达”的意思,体现了人心与天心、上帝之心的贯通。面对上天、上帝、神明等崇高神圣的超越者,人们要内心虔诚、纯粹精白、正大光明才能与之通达。“对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各种诠释与演绎,体现了宗教与道德的贯通性,体现了儒家修身的特色。我们今天对儒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要注意儒家宗教性与道德性的统把儒家说成完全是道德教化,否定或忽视其宗教性的一面,这是不够准确的。

(18)、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9)、(金句)我们要让每一个个体有尊严的生活,不要像一群羊一样的生活。

(20)、内容:《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

(1)、地址:城关区南昌路科苑三区18号楼(科学院小学对面)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3)、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

(4)、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6)、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一面镜子。——歌德

(7)、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并不能全盘解决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它只能给我们提供思考的路子和有价值的理念,启发我们用儒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在给这些思想资源以适应现代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新诠释的基础上,为建设和谐的人类社会作出它可能作出的贡献。

(8)、但这种对人的“敬”需要让人们感受到,应该通过具体的礼仪来表达。为了提示行礼者内心的敬意,几乎所有的礼仪中都安排了“拜”的礼节,包括作揖、稽首、拜、对拜、鞠躬等等,尽管轻重有别,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体现内心的敬意。

(9)、      顾秉丽(13893164080)

(10)、观剧对个人仪表着装有什么讲究呢?总体来讲个人的仪表着装应与剧场作为艺术殿堂的环境氛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3)、●礼貌建筑在双重基础上:既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霍夫曼斯塔尔)

(14)、内容:与生俱来的情绪将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又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观念、规画沙龙一起探索情绪背后的真相。

(15)、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16)、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曾繁仁

(17)、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