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句子网

7000个韩语生僻字【个性网名89个】

一、韩文单字大全可复制

1、? 干,建,健

2、(9)《倭玉篇》的詞條由於版本不同,最多的分為542部,最少的僅有100部。北恭昭所編《倭玉篇五本和訓集成》(日本汲古書院,1995年)共計3冊,其中《本文篇》收錄了五種不同版本的《倭玉篇》,《索引篇》則為詳細的和訓索引。

3、솟sot송song쇄swae쇠soe수su

4、拼音:hánzhòng

5、pyopupumpungpeu

6、释义:指韩朝宗,当时为荆州长史。

7、길(过客)

8、唐代古文家韩愈和柳宗元的并称。

9、곶got과gwa곽gwak관gwan괄gwal

10、韩的简体字笔顺笔画:横、竖、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横、横折钩、竖,共12笔。

11、광gwang괘gwae괴goe굉goeng교gyo

12、单元音(10个):ㅏ,ㅓ,ㅗ,ㅜ,ㅡ,ㅣ,ㅐ,ㅔ,ㅚ,ㅟ

13、漢字是漢文化的載體,由漢字與漢語辭書形成的漢字文化傳播,對漢文化的輸出與傳承發揮著重要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和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時代的來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各國人民的來往和交流越來越頻繁,漢字文化圈的語言接觸和文化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漢語在由古至今的語言接觸和文化交流中有變,有不變,有變化大的,有變化小的。然而為什麼變,怎樣變則既有語言自身的發展規律,又有一些外來的因素,涉及到語言←→人←→客觀世界的錯綜複雜的關聯,其中人們理念取捨的價值取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立足于漢字文化圈與辭書的編纂,將《國語辭典》與《現代漢語詞典》和臺灣《重編國語辭典》作縱向的歷時比較,再將《現代漢語詞典》與臺灣《重編國語辭典》作橫向的共時比較,則既可考察20世紀漢語詞彙的發展演變,又可考察海峽兩岸地區用詞的空間差異和變化狀況,(1)還可從中進一步探討民國時經白話文運動、國語運動和大眾語運動形成的國語在海峽兩岸地區分化後各自有哪些發展變化?有哪些差異?造成這些差異中的哪些內部和外部原因具有語言發展的規律?從而根據臺灣海峽兩岸的實際語言狀況,本著聯繫的、發展的觀點探討漢語的古今演變,求同存異,探討如何消除兩岸語言分歧和如何實現由分到合的趨同化,進而促成兩岸語言的融合,這不僅將為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和整體競爭力作出貢獻,而且無論在汉语研究還是在語言研究上皆意义重大,具有很多的發展空間有待我們作進一步的開拓,從而不僅使漢語的研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而且也必將有裨于語言史和普通語言學的研究。

14、拼音:hánzhāng

15、paengpeopepyeopyeon

16、(10)朴在淵編《中朝大辭典》,韓國鮮文大學校2002年版。

17、 

18、글geul금geum급geup긍geung기gi

19、? 听,厅,青,晴

20、유yu육yuk윤yun율yul융yung

二、7000个韩语生僻字

1、词语解释:

2、taltamtaptangtae

3、놔(放手)

4、지ji직jik진jin질jil짐jim

5、《韻府》、《玉篇》、《廣韻》、《洪武正韻》等漢語辭書在明代還傳入越南。(1)

6、? 器,气

7、? 军,君,郡

8、韩令

9、(疲倦)

10、ㅂ바ba박bak반ban발bal

11、江戶時代儒學成為日本官方正統思想,《論語》《千字文》《孟子》《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作品成為必讀教材,還編有詮釋漢語古白話詞彙的“唐話辭書”。(10)如濫吹子編《語錄字義》1冊,1694年刊行;岡島冠山編《唐話纂要》5卷,1716年刊行;《唐音雅俗語類》5卷,1727年刊行;岡崎元軌《中夏俗語叢》5卷,1783年刊行。還有秋水園主人1791年編的《小說字彙》1冊,詮釋《金瓶梅》、《三國志演義》、《平妖傳》等幾十種白話小說中的白話詞語。

12、보bo복bok본bon봉bong부bu

13、밥bap방bang배bae백baek뱀baem

14、韩的简体字部首:韦。

15、(4)《爾雅》在日本有很多版本,如“神宮文庫本”、“古逸叢書本”、“影宗本”《爾雅》,還有《倭爾雅》等。

16、hyeonghyehohokhon

17、미(未来)

18、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19、? 全,前,转,电,专

20、? 质,疾,秩,窒,侄

三、韩文 单字

1、(挽回)

2、韩张

3、双元音(11个):ㅑ,ㅕ,ㅛ,ㅠ,ㅒ,ㅖ,ㅘ,ㅙ,ㅝ,ㅞ,ㅢ

4、설seol섬seom섭seop성seong세se

5、? 力,历,逆,驿,译

6、외oe왼oen요yo욕yok용yong

7、韩风

8、(1)韓國精神文化研究院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辭典編纂部《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辭典》Vol.第873頁“語錄解”條,熊進出版1993年。

9、? 节,绝

10、释义:指唐代韩愈。

11、종jong좌jwa죄joe주ju죽juk

12、释义:复姓。春秋时齐国有子韩晳。

13、拼音:shíhán

14、ti

15、?报,保

16、? 季,彻

17、(曾经)

18、关注

19、韩的繁体字部首:

20、ㄷ다da

四、韩文字单字

1、? 观,馆,管,官,关

2、《古今釋林》共四十卷,分別國方言、歷代方言、洛閩語錄、道家語錄、釋氏語錄、傳奇語錄、華漢譯語、東韓譯語、三學譯語、四夷譯語、元明吏學、羅麗吏讀,共十二部分。李義鳳《小題》稱“始閱《朱子語類》及四書小注,苦語錄難解,有人授以鄭抱翁編溪門《語錄解》,不啻昏衢之燭,而又患所解之不廣,傍搜《朱文劄疑》、《近思》、《心經釋疑》、退栗文集及《字彙》、《字典》、《禮部韻》等書而增釋之”,後又廣之以揚子《方言》和漢唐宋儒道釋,續之以漢語及外夷土音,吏讀譯語雜釋中的方言和語錄,“仿《爾雅》而廣其目”。如釋“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資暇錄》:俗謂士流為醋大,言其哨醋而冠四人之首。愚按醋宜作措,言其舉措大事也。”(2)釋“心曹,《侯鯖錄》曰:愁,憂也。《集韻》音曹。揚雄有《半牢愁》,音曹。今人言心中不快為心曹,當用此愁字,即憂也。”(3)

3、《倭名類聚抄》是日本最早的一部具有國語辭典特色的類書,又名《和名類聚抄》(簡稱《倭名抄》或《順倭名》),源順編,二十卷,成書于日本平安時期承平年間(931-938),其釋文引用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小學典籍材料,包括諸多散佚已久的典籍。編排上與《藝文類聚》等相似,把漢語詞彙根據詞義分成天、地、水、歲、時等32部,下面再加以細分為249門。如天部分為景宿、雲雨、風雪三門。(8)詞目後標明出典、音注和解釋,並用萬葉假名標了和訓。該書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收入了為數不少的俗語詞和口語詞。

4、메me며myeo멱myeok면myeon멸myeol

5、? 理,利

6、ㅋ코ko쾌kwaekeukeunki

7、ㅓ:口形比“ㅏ”小一些,舌后部稍微抬起,嘴唇不要紧张,也不要成圆形。

8、? 房,防

9、其中:

10、옥ok온on올ol옴om옹ong

11、(9)柳瑾編《新字典》,韓國光文會1915年版。

12、즉jeuk즐jeul즘jeum즙jeup증jeung

13、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4、ㄴ나na낙nak

15、명myeong모mo목mok몰mol못mot

16、(10)日本把宋元後傳入的中國語音稱為“唐音”,把研究這方面的學問稱為“唐話學”。

17、日本的辭書也源於中國,日本辭書的編寫無論形式還是內容皆受到我國各種辭書的強烈影響,兩國文字和辭書一脈相承。(1)《爾雅》、《說文》、《玉篇》、《字林》、《切韻》、《一切經音義》、《正字通》、各種版本的《康熙字典》等相繼傳入日本,後來的日文辭書基本沿用了這些辭書的編排體例和編纂方法,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諸橋轍次《大漢和辭典》序稱:“東洋文化,大半是靠漢字漢語來表現的。這在文藝方面、思想方面、甚至於在道德和宗教方面都是一樣。因此,如果不研究漢字漢語來談東洋文化,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編纂辭書可以認為就是揭開這種寶庫的一種方法。”(2)中日交流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其中遣唐使的貢獻巨大。他們將中國書籍帶回日本,對日本的社會、文化、語言諸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些書籍中有一部分是在中國問世後不久便傳入日本,而在中國卻漸漸失傳。如梁釋遠年的《兼名苑》和唐釋慧琳的《一切經音義》等。(3)

18、原载《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略有改动

19、만(只要)、오래(久)、그는(他)、중독(瘾)、놔(放手)、정(深情)、심장(心脏)、곤(疲倦)、때(曾经)、미래(未来)

20、《譯語類解》相當於詞彙注釋詞典或詞典式詞彙集,以漢語、朝鮮語對譯的形式編纂,分上下兩卷。上卷分天文、時令等43門類,下卷分珍寶、蠶桑等19門類,把具有類似語義的詞彙按語義類型進行分類,共收釋詞語4781條。每條先寫漢語詞,再用韓文標記單字的漢語音,最後用訓民正音標記詞的意義。1775年金弘哲又按其例編有《譯語類解補》,補收了1100多個詞語。

五、韩文单字大全可复制图片

1、쌔ssae쏘sso쑥ssuk씨ssi

2、韩,形声。从韦,倝(gàn)声。从“韦”,取围绕,周匝之义。本义:井垣。

3、? 相,象,想

4、姓。

5、? 论

6、pyeompyeongpyepopok

7、《康熙字典》問世後,明治三十六年(1903)三省堂出版有重野安鐸、三島毅、服部宇之吉監修的《漢和大辭典》,收字完全參照《康熙字典》,雙音詞和多音詞取諸《佩文韻府》,編纂體例則以西方辭書為准,卷首冠有檢字索引,所有單字均注音並釋義,然後以字帶詞,從而開創了漢和辭典編纂的新紀元。明治三十八年(1905)南江堂和文求堂共同出版有石山福治編的《日漢辭彙》,收錄約10000多條詞語,記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北京官話,每個詞先列日語平假名,再用方括號標出漢字書寫形式,又用圓括號標明詞性,然後列出相對應的漢字詞。如“味”對應漢語詞“味道、味兒、口味”,“悉皆”對應漢語詞“全、都、所”,“朝”對應漢語詞“早起、早晨”,“欺”對應漢語詞“欺哄、欺負”等,還收錄了“夜兒個、才剛、料估、左近、管保、溜達、定規、眨巴眼、就手兒、胡哩嗎哩”等白話口語詞。同年,博文館出版有岩村成允編的《北京正音支那新字典》。昭和二年(1927)大連大阪屋號書店出版有權寧世編的《支那四聲字典》,三年(1928)文求堂出版有井上翠編的《井上支那語辭典》,六年(1931)文求堂又出版有井上翠編的《井上日華新辭典》。諸橋轍次歷時35年編成的《大漢和辭典》則是一部集漢和辭典大成的日中雙語辭書,大修館書店1943年至1960年初版,1984至1986年修訂版。全書十三卷,以漢字立目,例證亦用漢語文獻,釋義用日文。收單字49964個,詞條達五十萬。按部首分類,同一部首按筆劃多少排列,字頭除漢字正字外,兼收俗字、簡寫字以及日本的國字等,詞彙包括成語、熟語、格言、俚語、詩文典故和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動植物名以及政治經濟等學術用語、現代漢語詞語等。注音取《廣韻》、《集韻》、《洪武正韻》的反切為准,字形和字義以《康熙字典》為主要依據而兼釋六書原義及字形變遷,大致以《康熙字典》為藍本,參照《說文解字》、《玉篇》、《廣韻》、《集韻》、《字彙》、《正字通》、《中華大字典》以及《辭源》、《辭通》、《辭海》等中國古今辭書,且充分利用《倭玉篇》、《節用集》、《下學集》等成果,所配插圖大部來自《三才圖會》。

8、? 原,院,员,愿,圆

9、鐮倉室町時期所編辭書也皆承傳《玉篇》和《廣韻》等。如《聚分類韻》仿《廣韻》而成,《孔雀經單字》大部分內容直接抄錄《廣韻》。《倭譯大廣益會玉篇》(簡稱《倭玉篇》)是《大廣益會玉篇》的和譯本,最初也叫《假名玉篇》。根據《玉篇》的部首排列,(9)以漢字為字頭,用片假名注出日語讀音,再加上日語注釋,有的還加漢字注釋。1444年東麓破鈉所編《下學集》的書名中“下學”取自《論語·憲間》的“下學而上達”之意。收釋約3000條日常詞語,按意義分類,分為“天地、時節、神祇、人倫、官位、人名、家屋、氣形、支體、態藝、絹布、飲食、器財、草木、彩色、數量、言辭、疊字”等18門類,詞條以片假名注出讀音,用漢字簡單注出語源、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