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二十四节气谚语
1、农村二十四节气谚语书籍
(1)、冬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气,在周代就有祭祀神鬼的活动,皇帝亲自要到郊外举行郊祭活动。在陕北民间还有炒食豆子的习俗,称“炒冬”,或者煮食羊骨头,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家,来吃熬白菜,称“熬冬”,以讨驱邪求吉。
(2)、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3)、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4)、“雨打小满头,晒死老黄牛”,这是一条气候变化的谚语,阳历5月下旬雨水较多,亦是雨打小满头,到了6月间,就出现高温干旱的天气,故有“晒死老黄牛”的经验一说。天气的变化,雨水的多少,大多有着周期性的走向,所以如是的谚语都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这时间播种冬小麦也不迟,收割回来的豆科作物,如禄豆、豇豆等已经上场了,故“又种麦子又打场”道出农人们两头繁忙的生动场景。
(6)、寒露时天气变冷,还没有到零度以下结冰的程度,所以有“寒露是暖节”的说法。寒露过后,即到霜降,庄稼即会被霜杀死,叶子枯萎下来,故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一说。
(7)、 “小寒大寒,不久过年”一语,从大寒开始计,时间不等,到过年的少者十多天,多者二十多天。
(8)、冬至:与夏至相反,北半球冬至时白昼最短,日照物影最长,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北方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9)、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 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 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鲁)
(10)、“立冬”即是冬季的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对“立冬”如是说。
(11)、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在月初,年底很寒冷。)
(12)、小寒就是天气寒,皮袄毡靴身上穿。“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元月份的5日或6日,陕北的气温一般在零下5—10度,天气比较寒冷,所以陕北人民群众,都穿棉裤棉袄,有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们都穿羊皮袄,或者穿起用羊毛擀制成的暖靴子,故有“皮袄毡靴身上穿”一说。
(13)、进入夏至,气温升高,农田杂草丛生,杂草就要争夺农作物养份,水份,阳光,所以要争时夺日来锄地。同时锄地又可以疏松土壤皮层,给好气性细菌创造出更好的活动场地,对粮食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这时的庄稼苗子长高,及时锄地培土,防止农作物的倒伏,就是锄头上的工效,故“锄头不能歇”。
(14)、大暑时至三伏天气的中伏前后,亦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故有谚语说:“热在三伏,凉在三九”和“大暑到,暑气冒”。此时,陕北各地气温升到高峰,平均气温达到23—24度。由于天气酷热,降雨多为阵性的雷阵雨,很少有绵绵的连阴天气。此时,又多大风、冰雹,给农作物常常带来灾害。还多发生泥石流和山体坍塌现象,给人民群众带来损失,所以说:“七上八下,天灾多样”。
(15)、 干冬湿年。(一冬无雨,年关时节雨雪多)
(16)、 东风怕日落,北风怕天亮。(是说风停的时间)
(17)、 “春打六九头”。立春过后天气乍暖还寒,“春寒冻死牛羊”仍要注意牲畜保暖,以防春寒造成损失。
(18)、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19)、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20)、 “芒”指一些作物生有芒,如大麦、小麦。这些作物就要成熟,多指关中地区。芒种在阳历的6月5日,或至7日,陕北的麦收时期应在阴历的6月初旬,正好相差一个月。芒种时期,陕北的糜子到了入种时,谷子的播种有已较迟缓,但还可以入种。现在人们种地经营者较少,劳务土地亦不多,只要有好的墒气在小满或更早些时候就把谷子入种好了,到了芒种时谷苗亦不低了。上述所引农谚,表述在芒种时抢种晚秋农作物的迫切性。
2、农民二十四节气谚语歌
(1)、 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亦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
(2)、各省市真题150套,每月更新。打赏8元即可;
(3)、25)光栽不护,坝光山秃。二十四节气农事谚语1)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4)、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5)、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6)、乌云飞上山,棕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7)、释义:小麦就要准备结籽粒了,所以水分要跟上,到了立夏就会长胡须也就是麦芒。
(8)、 大雁脚下带霜去。(大雁南飞时,当地天气已经很凉了)
(9)、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
(10)、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民间谚语》释义:如果惊蛰前打雷,雨就会不停地下。
(11)、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最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天。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12)、今日小寒节气到了,在笔者的家乡这边是一个阴雨的天气,并且气温较之前也有所下降了。
(13)、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14)、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冬节在月底,冬天不会冷,会冷在次年一二月间。)
(15)、秋分日夜秋分谷50cmx60cm候占春(黑龙江)
(1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着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7)、“小满”以后,降水较多,大、小山塘,水圳的水都是满满的。
(18)、夏至后,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夏至到了,就是进入炎热的夏天了。
(19)、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20)、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3、农村24节气谚语
(1)、对于老王的这种说法,老李也是赞同的。他还说“小寒大寒冷得透,来年春天天气暖和”像小寒、大寒节气这天是雨雪天气,往往天气就比较冷。
(2)、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3)、“霜降到立冬,翻地冻死虫”。这期间进行深翻地,将土壤中的病虫害翻起来在地表层,极易冻死或者鸟禽被吃掉,同时地面表层的杂草翻进土壤中,经一冬的沤腐,可变为肥料,用以养田,所以冬天耕地的好处较多。冬天农家的有机肥料,最好土地没有封冻前来耕地时,将肥料施入翻进到土壤内,经过长时间腐烂和分解,以备开春后庄稼的吸收利用。施肥较迟,未经分解,农作物不能利用,即“立春上粪是哄人。”
(4)、在有些地方还有更详细的说法,就是“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它的意思是说小寒节气不冷,那么大寒节气就会冷。
(5)、翻译:谷雨节气这天下雨了,那在后面的雨水比较多,换句话说就是谷雨时节雨量比平时要多得多。
(6)、立春这天如果天气晴好,预示今年雨水调和,农民们耕田办田很方便,不太费劲。
(7)、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8)、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9)、1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10)、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11)、谷雨:谷雨时气温、地温都已稳定升高,雨水增多,有利于五谷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12)、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
(13)、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谷雨的时候是种植红薯最好的时候,其实不同的地方也稍微有差别的。而红薯本身是收的比较多的,亩产万斤并不难,可以好点卖出去然后五六毛,然后差点的做粉条加工麻烦但是非常贵,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们就喂猪了,所以红薯在农村是好东西;
(14)、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搅土。(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15)、10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16)、“立春”陕北人又称“打春”,或“开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即指春天的大门被打开,天气将会慢慢地暖和起来。不过,在陕北天气要暖和起来,到了“惊蛰”之时,万物复苏,天气才转暖。“春打六九头”,为立春六九的第一天。如果是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为“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由于农历每个节气是15天,冬至到立春间,就有小寒和大寒,三个节气的45天,与五个九的日数45天正好相同,故有“春打六九头”一说。不过,也有“春打五九尾”的一说。
(17)、老李最后还强调,当然了,小寒大寒节气这天未必会下雪,对于一些地方如果这天下雨也是好的,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将会是一个丰收年。
(18)、天气清朗为“清”,万物欣欣向荣是“明”。清《帝京岁记胜》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这时,陕北气温已上升到8—10度,但是陕北北部还未进入“种瓜点豆”之时,真正的“种瓜点豆”时期进入谷雨或立夏期间,到地温很高时入种瓜豆,生长极快。不过在过去,旱田作物,如豌豆等,春分前就下种了,有“豌豆要收,冻土里抠”谚语。到清明节时,豆秧即可挂定上坟烧纸的残纸片。
(19)、七徛八倒九斜十落。(金牛宫顶的小七星,天亮时,每月在天上的位置。)
(20)、未过惊蛰响雷霆,一日落雨一日晴,晴晴落落到清明。
4、二十四节气农谚俗语
(1)、立夏,休伏忙80cmx80cm 庄舟英(浙江)
(2)、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3)、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4)、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5)、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6)、而如果大寒小寒节气都不冷,这样十有八九会有倒春寒的天气。相比于前面一句农谚,这一句更为精准。
(7)、 立秋处暑要做好小麦播种的准备工作。暑天重在攒墒,秋天重在保墒。“立秋不带耙,误了来年夏(小麦)”、“秋后不带耱,不如家里坐”。立秋处暑适时耙耱保墒,为小麦播种打好基础。
(8)、冬至节如果在农历月头,即预示着这年冬天比较暖和;如果在中旬,这年的冬季雨水多,要准备好柴火;下旬则表示冬季天气寒冷,要注意防寒,特别是老人。
(9)、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10)、今天是处暑,来一波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先复习一下二十四节气有哪些?
(11)、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12)、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
(13)、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寒露节气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14)、“冬至”这一天开始就是数九的头一天,故说:“连冬数九。”冬至在每年阳历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的黄经为270度。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冬至以后白天慢慢长起来,相对黑夜亦短起来,故有“过一冬长一针”和“一天长一线”的说法。
(15)、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16)、惊蛰:蛰,藏的意思。动物入土冬眠叫入蛰,至第二年春雨后爬出,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动,故叫惊蛰。这时天气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华中农谚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17)、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